桂林有戏:别有清韵山水间
2025-01-03 18:53:37 彩杏娱乐app就加75775
桂林有山,桂林有水,桂林更有戏。“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彩调、清丽婉转的文场、名动四方的桂林渔鼓和零零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扎根在桂林这方灵秀土地上的人们把生活和劳动唱成了歌,在方寸舞台间演绎悲欢离合,将“无戏不桂林”诠释得淋漓尽致。
2006年,桂戏和彩调双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广西文场也申遗成功。颇具悠久历史和地方特色的桂林渔鼓、零零落至今仍在口口相传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明崇祯九年,地理学家徐霞客开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壮游。次年抵桂时恰逢靖江王府结坛礼“梁皇忏”,置栏演《木兰传奇》。他在游记里这样记载看戏的盛况:“市酒传餐者,夹道云集,静闻果在焉。”
城内鼓乐喧天,城外人声夹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徐霞客感受到了桂林人对戏曲的热爱,称之为“不数见之盛举”。
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年代,古人既无手机,也没有电视,看戏便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消遣活动。无论是家财万贯的名门贵族,还是荷锄而归的平民布衣,大家对戏台的痴迷都是一样的。
作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桂林自古便汇集了南来北往的商贾和文人墨客。丰富的方言、频繁的文化交流,让桂林成了戏剧萌芽的沃土。明朝中叶,湖南的祁剧戏班沿湘江而上,把祁剧带到了桂林。随后,昆腔、高腔和弋阳腔相继传入,几种声腔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声调优美、抑扬有致、表演细腻的桂戏(又称桂剧)。由此可见,桂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0多年历史。
在桂林地方剧种里,桂剧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它词细腻委婉,曲质朴动人,唱作皆传神。尤其是桂剧的声腔博采众长,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有“华彩弹腔”的美誉。此外,桂剧表演侧重做工,更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拾玉镯》是20世纪50年代最火的桂剧,也是一部被搬上电影银幕的桂剧,主演尹羲、刘万春、周文生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后,国内各大剧种如豫剧、蒲剧、徽剧、湘剧、汉剧也以这部桂剧为蓝本,创作出了不同剧种的《拾玉镯》。
除了《拾玉镯》,桂剧经典剧目还有《打金枝》《烤火下山》《断桥会》《抢伞》《穆桂英》《闹严府》《合凤裙》《李逵夺鱼》《泗水拿刚》《排风演棍》《刘青提》《盗甲》等。桂剧也因此获得了“大小本杂八百出”的美誉。
彩调属于灯戏系统,又称调子、彩灯,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来的“对子调”。
彩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当时不少湖南花鼓艺人迁徙到广西,花鼓戏与民间俚曲小调相结合,形成了彩调的雏形。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彩调融合云南花灯戏、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以及桂剧等剧种,逐渐自成一派。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小生、小旦、小丑(三小)载歌载舞,幽默诙谐,行腔婉转细致,戏曲韵味十足,极富生命力与感染力。
《荔浦县志》(康熙四十八年修)这样记载:“元宵自初十至十六,各门悬一灯,选清秀孩童艳装女服,携花篮唱采茶歌或演故事,耍龙灯嬉戏以为乐。”《兴安县志》(乾隆五年修)则记载:“上元各神庙燃灯,自十四夜至十六夜间,有狮象龙凤各灯,及装扮采茶者。”可见逢年过节,彩调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彩调电影《刘三姐》的风靡全国,彩调这一“充满泥土芳香”的剧种也从“乡野”登上了“大堂”。由桂林市彩调团编演的《王三打鸟》《娘送女》《地保贪财》等传统彩调剧目唱红了半个世纪。一组数据可当作佐证:2001年,各大音像出版社为桂林彩调出版了88张VCD。放眼全国地方戏出碟情况,当时很流行的黄梅戏出碟也不过30余张。
2006年,桂剧和彩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问世间,情为何物?是《陈姑追舟》中陈妙常一叶轻舟、千里秋江追潘郎,还是《游湖借伞》中许仙与白娘子结缘上演的一出世俗难见的生死情缘,抑或是《宝玉哭灵》中宝玉与黛玉无法延续木石情缘、思而不得、大梦初醒的痛断肝肠?“十支小调九支情”,围绕着一个“情”字,广西文场唱出了百姓的悲欢离合、时代的荣辱兴衰。
诞生于清代中叶的广西文场历史已超越200年。它盛行于桂北官话地区,在桂林、柳州、宜山尤为流行。因为脱胎于间小调,文场的唱词秀丽端庄,很有书卷气,曲调清新雅致、婉转流畅。按照唱腔分,文场有大调和小调,大调有“越调”“丝弦”“南词”“滩簧”“四大调”,小调有“叠断桥”“剪剪花”“寄生草”等近50首。经过多年的传唱,文场的经典曲目有《琵琶记》《西厢记》《红楼梦》等10余种成套唱本,《双下山》《王婆骂鸡》等60余种单出唱本和《武二探兄》《贵妃醉酒》等近百个段子。
1902年以前,桂林人要想看一出戏,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各种会馆,比如湖南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或者是到庙里去看,如关帝庙、城隍庙、三姑庙等。“庙戏”是属于群众家门口的活动,因此热闹非凡,观众如云。讲究一点的官绅人家,就会在私宅里请戏班演戏,叫做“内台戏”。位于五美堂的唐景崧公馆和位于依仁路的范公馆都筑有演戏的内台,是当时上层人士经常聚会的地方。
而在市郊农村,农历初一、十五便是看社戏的好日子。特别是秋后或春节期间,一乡或几乡联办,借酬神、祝醮名义,请“穿山班”(也叫“草台班”,即在乡间走串,不在城内开班的戏剧班社)演出十天半月,气氛好不热闹。
到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桂林开办了第一所发售门票的戏院景福园,由桂剧名艺人林秀甫自任教习,地址就在如今三皇路。随后,世镜园、秀峰戏院、西湖戏院、三都戏院等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有不少戏院最多时可以一次容纳500人,丝毫不比现在的剧场逊色。
地方戏剧戏曲的繁盛,离不开有心人的传播与传承。从方昭媛、筱兰魁、何红玉、罗桂霞、陈秀芬、覃明德、张树萍,到新一代的桂剧演员代表伍思亭,地方戏能在桂林山水间留芳,声声不息、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戏曲人的用心传承与不懈接力。
国家一级演员、原桂林市桂剧团团长罗桂霞曾在一本书中回忆她的开蒙戏《拾玉镯》:“这个戏里包含了桂戏的手、眼、身法、步四个基本表演身段。比如手——拨线;眼——拿米来喂鸡时米里有灰尘,当灰尘掉到眼里,这时候要把手往眼上一抹;拾玉镯的时候手指要轻微颤抖表现人的紧张,等等。”
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的最高奖项。2021年,凭借着生动演绎桂剧经典之作《马前泼水》,桂剧演员伍思亭荣获梅花奖。这是桂林时隔19年再“摘梅”,也是全广西第五朵“梅花”。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戏曲演员生涯的线年,伍思亭出生于荔浦。因为从小喜欢看戏听戏,她早早考入了广西艺术学校桂剧班,学习旦角艺术,从此与桂剧结缘。2020年3月,伍思亭所在的桂林戏剧创作研究中心筹备桂剧经典之作《马前泼水》。“当时正是全国疫情不稳定的时候。大家每天戴着口罩,从识谱到唱腔,一点点细抠。到了当年8月疫情稍微稳定后,大家就开启了疯狂磨戏模式,仅用一周就拿下了这部剧的全部排演,第十天向院领导汇报演出。”伍思亭说。
千年山水,百年戏剧。随时代发展,古老的戏曲经历了繁荣、沉寂和再繁荣的阶段。如今,传统地方戏曲的魅力又重新被人们发现。“吃茶来,看戏去”慢慢的变成为青年一代的新风尚。慢慢的变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了解戏曲、爱上戏曲,甚至学习戏曲。
“桂林人迎客酒说话,桂林人待客歌当茶……”6月,桂林文化旅游服务产品推介会走进首都北京。当熟悉的彩调《刘三姐》歌声在有700多年历史的北京南锣鼓巷唱响,迅速引发了路人围观,大家南腔北调、你唱我和,好不热闹欢乐。
“我是2002年去的桂林,印象非常好。”和“刘三姐”现场对歌勾起了江苏游客周女士的美好回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再去一次桂林。”
地方戏曲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老去。市民石永存至今还记得幼时看过的彩调,有《王三打鸟》《阿三戏公爷》《娘送女》《刘三姐》,还有《王小二过年》《三看亲》等,这些都是经典老戏。石永存还能脱口而出《赵老五借妻》里的唱词:“往年怪事少,今年特别多。鲤鱼会上树,螃蟹会唱歌;高山高岭涨洪水,急水滩头鸟竖窝……”
在永福县罗锦镇崇山研学基地学校,许多“10后”孩子会用稚嫩的声音,有模有样地唱彩调《十月花》。
“四月里来四月花,家家户户把田耙……”孩子们边学边领会,逐渐感受到了彩调的鲜活魅力。
史料记载,成立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罗锦乡林村彩调班,是我市最早的彩调班社。而崇山研学基地学校所在地正是罗锦镇。在彩调的故乡完成代代传承,这也许就是“桂林有戏”生生不息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戏院已不复当年辉煌盛景,走进戏院安安静静看一出戏也成了一件稀有事。于桂戏而言,也曾一度面临观众流失、演员断层、优秀作品减少等问题。
如何让古老的戏曲继续流芳,让“吃茶来、看戏去”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市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尝试。
2023年12月31日,广西省立艺术馆内座无虚席。大批戏曲爱好者在等待跨年好戏开场。
随着巨幅纱幕缓缓升起,“贵妃”徐徐起身,回眸一笑,《桂林有戏》拉开了帷幕。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咏桂》《拾玉镯》《人面桃花》《娘送女》《除五瘴》《桂林弹词·桂林大鼓》《象山水月》等好戏轮番登场,婉转的戏腔、热烈的喝彩声,给夜桂林平添了动人的韵味。
桂戏国家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张树萍介绍说,《桂林有戏》是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与青年戏曲导演李卓群领衔的主创团队用5年时间打造的文化精品,它将桂戏、彩调、文场、弹词等桂林地方戏集中在一个舞台上展示,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今,《桂林有戏》已经累计上演300余场,成为中外政要、各方宾客来桂林必看的名片级演出。
传统剧目常演常新,当代桂戏佳作迭出。近年来,我市戏曲艺术工作者深耕细作,推出了《破阵曲》《燕歌行》《马前泼水》等一批讴歌时代、贴近群众的桂戏精品。
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传承人秦志平举了一个例子——17年前,经典彩调《娘送女》刚出炉时唱词有868句,表演时长近3个小时。后来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大刀阔斧地对剧目进行改革,把原版浓缩成了8分钟55句唱词的折子戏,作为《桂林有戏》的一部分全新亮相,赢得了满堂彩。
调胡一响,好戏开场。华灯初上时,在象山区瓦窑口的街头小游园里响起阵阵锣鼓声和极具彩调特色的“哪依嚯了嗨”的声音。老百姓摇着蒲扇围拢过来,或跟着哼唱,或沉浸观赏。王三和毛姑妹的故事、丁小哥和金满妹的故事,是讲了又讲、唱了又唱,大伙儿也看不腻、听不烦。
我市“桂林经典”品牌打造工作引日本友城代表点赞:以打造“桂林经典”作为城市推广的办法,值得学习借鉴
直播: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 永福县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永福罗汉果开采上市活动
版权归桂林日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邮箱: 客服邮箱:
桂林生活网客服电线 传线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榕湖北路1号桂林日报社采编大楼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