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原公安局局长杨帆的夫人见到丈夫后:怎么成了疯老头了
2024-12-26 23:34:10 浓缩饲料
产品介绍
-
1932年的北京大学,文学院迎来了一位名叫石谨体的年轻学子。这位后来改名为杨帆的青年,在校园里常常手捧着戏剧理论书籍,穿梭于图书馆与教室之间。那时的杨帆,慢慢的开始在校刊上发表戏剧评论,笔锋犀利,见解独到。
大学毕业后,杨帆来到上海,进入《译报》社担任编辑。他以"殷杨"为笔名,在上海文艺界崭露头角。当时的上海,虽然繁华似锦,却暗流涌动。杨帆的文章不仅评论戏剧艺术,更多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他笔下的文字,引起了地下党组织的注意。在一次文艺界的秘密集会上,杨帆正式加入了中国。
1939年初,蒋介石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后,上海的地下党工作更加艰难。一天,组织交给杨帆一项特殊任务:组建一支文艺慰问队,前往皖南新四军驻地。表面上是去慰问演出,实际上要将重要的情报和物资带过去。
杨帆用尽心思挑选了几位可靠的演员,将药品和进步书籍巧妙地藏在道具和戏服中。慰问队一路上穿越数道军队的检查站,杨帆总能以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化解危机。有一次,在芜湖附近的检查站,一个军官对他们的道具箱产生了怀疑。杨帆立即指挥队员们现场表演了一段京剧选段,不仅打消了军官的疑虑,还获得了一份通行证。
到达新四军驻地后,杨帆原本打算达成目标就返回上海。但项英对这位既懂文艺又精通文字工作的格外赏识,便将他留在身边当秘书。就这样,一位原本的戏剧评论家,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在新四军的日子里,杨帆很快就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才能。他不仅处理文书工作井井有条,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部队情况。后来,组织决定让他担任军法处科长。在这个岗位上,杨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法工作制度,为部队的纪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的皖南事变中,杨帆随军突围。在最危急的时刻,他带着一摞重要文件,在敌人的炮火中辗转突围。为了不让文件落入敌手,他将文件缝在衣服里,冒着零下的低温,游过了结冰的河流。这次经历,让他亲身体会到了革命事业的艰难。突围后,他写下了《皖南突围纪》,记录下这段血与火的历史。
之后,杨帆在重建的新四军军部担任政法处副处长、处长,开始了他在政法战线上的长期工作。从一个文艺青年到革命军人,从戏剧评论家到政法干部,杨帆的转变来得并不突然。正是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让这位昔日的北大才子,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往日的人生道路。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杨帆被任命为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次年转任局长。这座国际大都市,是特务和地下组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杨帆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清剿潜伏在上海的敌特分子。
凭借着在新四军时期积累的反特经验,杨帆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侦查手段。他组建了专门的技术侦查队,利用无线电探测设备,在上海市区内进行地毯式搜索。1950年初,专案组在一处废弃的洋房内,发现了特务机关遗留的秘密电台。这个发现为后续破获多起特务案件提供了重要线日,上海突遭空军轰炸,造成重大伤亡。杨帆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查。通过对无线电信号的分析和突击审讯几名可疑人员,专案组最终锁定了特务罗炳乾。原来,罗炳乾利用隐藏的电台,向台湾方面通报了上海重要目标的具置。在杨帆的指挥下,公安部门迅速将罗炳乾抓获,及时切断了敌人的情报来源。
1951年春,杨帆接到一份情报,称有台湾特务组织正策划刺杀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杨帆立即部署行动,在外滩、南京路等重点区域布控。经过两个月的侦查,终于在一家茶馆内发现了可疑人员刘全德。专案组通过跟踪监视,掌握了刘全德的活动规律。在一个雨夜,当刘全德正准备行动时,便衣警察将其当场抓获,缴获了手枪和氰化物等作案工具。
在担任局长期间,杨帆还三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第一次是汇报上海治安工作,周总理对上海公安局的创新做法给予肯定。第二次是讨论如何防范国际间谍活动,杨帆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建议。第三次是商讨对被策反人员的安置问题,周总理特别强调要既利用又防范。
1953年,因脑部肿瘤,杨帆赴苏联就医。手术后回国休养期间,他仍然关心着上海的反特工作。他整理了多年的工作经验,编写了一份详细的工作手册,为基层公安干警提供参考。这份手册后来在全国公安系统内部推广,成为重要的培训教材。
就在杨帆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1955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打断了他的公安局长生涯。当年的"二·六"轰炸案被重新翻出,一些人指控他在处理特务案件时立场不正确,包庇敌特分子。这些指控,最终将这位战功赫赫的公安局长推向了审查的漩涡。
1955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杨帆被带到北京一处专门看守所。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预审生涯。起初,杨帆被关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单人牢房里,除了审讯时间,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
预审人员反复追问他在上海任局长期间处理特务案件的细节。他们都以为杨帆在策反特务时立场不够坚定,对敌人态度过于宽容。尤其是"二·六"轰炸案的处理,被认为存在严重问题。预审人员指控他在审讯罗炳乾时未能及时挖出背后的特务网络,导致其他潜伏分子逃脱。
在狱中,杨帆要求看守所提供纸笔,开始记录自己的工作经历。这些材料后来成为他申诉的重要依据。他还向看守所申请了一些法律书籍和历史著作,利用单独关押的时间进行阅读。每天,他都保持着严格的作息制度,在有限的活动空间里坚持锻炼身体。
1960年,预审人员突然将杨帆转移到另一个审查点。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样被关押的原上海市政法系统的几位同事。通过简短的交谈,他们才知道,当年上海政法系统的多位负责人都受到了审查。
1965年,在经过十年的预审后,有关部门对杨帆作出了处理决定:撤销公职,送去湖北荆江农场劳动改造。临行前,杨帆写了一封长信,详细记录了自己在公安工作中的经历和做法。这封信他准备交给预审人员,但最终因故未能递出,被保管在他的个人档案中。
在被关押期间,杨帆收到了一个令他痛心的消息:年迈的父母在他被审查的前三年内相继去世。这一条消息是通过看守所转达的,当时他甚至无法为父母送上最后一程。
关押期间,杨帆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默默背诵一段《史记》或《资治通鉴》的内容。这种方式既打发了漫长的时光,也让他保持着思维的活跃。但长期的单独关押还是对他造成了严重影响,他的头发迅速变白,视力也明显下降。
预审期间,杨帆只被允许写几封家信。在这些被严格审查过的信件中,他总是反复叮嘱妻子要照顾好孩子的学习,并嘱咐儿子要坚持读书。然而,这些信件大多没能寄出,被预审人员认为内容不够"端正"而扣留。直到多年后,这些泛黄的信纸才重见天日,成为那段岁月的无声见证。
1965年底,当杨帆被押送前往湖北农场时,他已经在预审监禁中度过了整整十年。这位曾经的上海市公安局长,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头发花白、身形消瘦的中年人。然而,更艰难的考验还在等待着他。
1965年深冬,杨帆抵达湖北荆江农场。这里是一片由长江冲积形成的平原,四周是连绵的堤坝。农场的生活设施极其简陋,杨帆被安排在一间用芦苇搭建的草房里,与其他五名劳改人员共处一室。
第一年,杨帆被分配到农场的水稻生产队。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背着农具徒步走上几公里到达田间。他从未干过农活,但很快就学会了插秧、施肥、收割等基本技能。最难熬的是夏收季节,烈日下弯腰割稻,汗水浸透衣衫,咸涩的汗水不断滑入眼睛。
1966年春天,农场开始了围湖造田工程。杨帆被调到工程队,负责运送土方。每天要完成相关的规定的土方任务,这对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极其艰难。一次扛土时,他不慎摔倒,导致老伤复发,但仍坚持完成当天的任务。
文革开始后,农场的管理更加严格。杨帆被要求每周写思想汇报,交代"反革命问题"。批斗会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有时一天要开两场。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就保持着一定的读书习惯。利用休息时间,他开始研读农业技术书籍,还在生产队长的允许下,为农场的技术改良提出建议。
1968年,农场遭遇特大洪水。杨帆主动请缨参加抗洪队伍。在长达二十天的抗洪期间,他和其他劳改人员一起,日夜轮班在堤坝上值守。一天深夜,堤坝忽然出现险情,杨帆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用身体顶住管涌处的裂口,直到支援人员赶到。这次行动,让农场领导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
1970年,农场开展副业生产。杨帆被调到农场的养猪场工作。他发现养猪场的管理比较混乱,便自学了畜牧知识,编写了一套简单的饲养手册。在他的建议下,养猪场实行了分栏饲养,改进了饲料配方,猪只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1972年初,一场流行性感冒在农场蔓延。医疗条件有限,很多劳改人员病倒。杨帆主动照顾同屋的病号,煮姜汤,找草药,还用自己的棉衣给发烧的人保暖。这期间,他也被传染生病,但仍坚持工作,直到倒在田间才被送去医务室。
1974年,农场开始整理档案资料。因为杨帆的文字功底好,被借调到办公室帮忙。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不少农场早期的历史记录,于是主动承担了编写农场简史的工作。这份简史后来成为农场的重要历史文献。
到了1975年,杨帆在农场已经整整十年。这十年里,他从一个从未接触过农活的城市干部,变成了一个能干善思的农场劳动者。每到夜深人静,他常常站在堤坝上,望着滚滚长江,回顾着自己走过的坎坷历程。直到这时,他还不知道,新的转机即将到来。
1976年初,一份来自北京的文件送达荆江农场,要求对杨帆的案件进行重新审查。这是自1955年以来,第一次有上级部门正式过问他的案件。很快,专门的工作组进驻农场,开始调阅相关档案材料。
工作组首先查阅了当年"二·六"轰炸案的全部卷宗。通过细致梳理,发现杨帆在处理该案时不仅程序规范,而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他采取的策反方式,实际上切断了敌特的情报网络,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当年指控他"包庇敌特"的说法,没有一点事实依据。
1976年5月,工作组找到了几位当年上海公安系统的老同事。这些人证实,杨帆在任局长期间,坚决打击特务分子,工作作风严谨,多次受到上级表扬。他提出的"用特反特"战术,更是为上海的反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同年7月,一份尘封多年的档案被发现。这是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杨帆时的谈话记录。记录显示,周总理当时充分肯定了上海公安局的工作,特别表扬了杨帆在反特斗争中的创新做法。这份档案成为的重要证据。
1976年9月,司法部门正式公开宣布:杨帆案件属于错案,予以。他被恢复公职,补发了20年的工资,并安排返回上海工作。当这一条消息传到农场时,许多认识杨帆的劳改人员和干部都为他高兴。
临别前,农场专门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杨帆将自己整理的农场简史和养殖技术手册交给了农场领导。这些材料见证了他在农场二十年来的心血。一些年轻的场务员特地来送行,他们说杨帆的经历让他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1977年春节前夕,杨帆回到阔别二十二年的上海。市政府为他安排了一套位于卢湾区的住房,还派专人帮助他处理各种手续。他的妻子和儿女也从外地调回上海团聚。这个曾经支离破碎的家庭,终于重新团圆。
重返工作岗位后,杨帆被任命为上海市政协常委。他主动请缨,负责收集整理上海解放初期的历史资料。他走访了许多老同事,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口述史料。这些材料后来结集出版,成为研究上海近代史的重要参考。
1978年,杨帆参与筹建上海市公安博物馆。他将自己保存的工作笔记、照片等物品捐赠给博物馆。这中间还包括那本在预审期间写下的工作回忆录,记录了他在公安战线二十多年的经历。这些实物现在仍然在博物馆展出,讲述着那段特殊岁月的故事。
1980年,已经年过古稀的杨帆开始整理回忆录。他记录下了自己从新四军到上海公安局长,再到二十多年牢狱和劳改生活的经历。这部回忆录没有控诉,只是平实地叙述着历史的真相。杨帆说,这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特殊财富。